(通讯员 俞上)清明时节,气清景明。杭州市笕成中学的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历史了解清明习俗,借助外语学习节气知识,演绎诗歌体悟春日温情,“遇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清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二十四节气都有它们的诗歌,清明也不例外。学校的“阅读马拉松”跑进了四月的细雨蒙蒙。同学们用别样的方式,推荐一首首“清明”的诗歌。
清明团子是这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地道的杭州清明团子里会团入象征甜蜜的红豆沙,会裹着脆爽入味的咸菜竹笋。
在了解了清明的风俗历史后,笕成中学全体师生齐聚学校的“食育坊”,以动手制作这道春天美食的形式打开了这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
同学们翘首以待,早早地从家里带来各种做青团的工具。有食物电子秤,有擀面杖,有的同学早早地在家里跟家长学了不少面食知识。迫不及待地带上手套,撸起袖子,准备一口“包”住这个春天!
青团如何做?捣青草为汁,和粉坐团,色如碧玉。阿姨巧手翻飞,豆沙馅沾点糯米粉瞬间不粘手,几下便成。
同学们满怀期待地将翠绿的面团摊开,窝在手心,将其团成想象中春天的模样。
“我要把它带回家,送给我的爸爸妈妈。”“这是我给我的妹妹留的。”“这是我要带回家给我奶奶的,她从没尝过我做的青团。”青翠欲滴的青团,写上了同学们各自的姓名,将春天的芬芳、劳动的香甜分享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