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百花齐放竞吐别样芳华 乡村村晚复兴本土文化
2020/01/22 15:08:56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0416

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六,缙云县壶镇镇湖川村的“村晚”如约而至。今年的节目除了演婺剧、唱红歌、跳禅舞等“保留节目”外,还穿插了爵士舞、架子鼓、汉服秀等时髦元素,原本“土味”村晚也变得“高大上”起来,特别是从城市返乡的年轻人满怀期待,直呼“超燃”“很in!”

缙云是丽水的“乡村春晚”示范县,乡村春晚历史可以追溯到70年前。2013年,缙云县正式提出打造“乡村春晚”文化品牌,使之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文化金名片。2016年,五云街道官店“村晚”成为全国4个首批“村晚”全球网络直播点之一。2017年,全国“村晚”启动仪式在仙都举办。2018年,缙云县在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村晚”主题交流发言。

1.20缙云乡村村晚329.png

 

2019官店村“村晚”

2019年春节,全县举办“村晚”182场,行政村覆盖率达72%,8000余群众演员登上舞台,现场参与群众达32万。

文化沃土 百花齐放闹新春

缙云县是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民间戏曲品种繁多,民间艺术家层出不穷,文化底蕴深厚。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县共有各类农村剧团147个。时至今日,保存剧本近300个,农闲期间、春节前后几乎村村演大戏。

缙云村晚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依托,通过广大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结合本土特色文化,由点到线、由线扩面,呈现出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的生动局面。

“缙云村晚”在缙云各街道、乡镇缤纷上演,音响、灯光、背景、布幕、服装一应俱全,街舞、小品、戏曲、小品、架子鼓、歌舞花样多,有韵味十足的传统婺剧,有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节目丰富多彩,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与魅力,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老人、妇女、儿童齐上阵,大众齐参与。

1.20缙云乡村村晚719.png

 

丹址村婺剧博物馆

新建镇丹址村专门建设村级婺剧博物馆,婺剧的历史文化、道具、戏装、乐器被一一挂到墙上,列在柜里,村里的婺剧团有260多人。每逢春节,这些“玩意儿”便被搬上舞台,演绎出美轮美奂的传统戏曲大餐。平日里囿于办公桌的白领,围在灶台的主妇、埋头书本的学生在此刻抛却日常角色,有了一个新身份——演员。锅碗瓢盆就是道具,文化礼堂就是舞台,锣鼓声声中展现不一样的自己。

精构体系 浇灌出鲜艳之花

缙云县各级党委、政府不仅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和增长机制,还专门设立了“乡村春晚”补助专项,每个村补助6000元,切实保障开展“乡村春晚”活动所必需的资金。

同时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乡村春晚”的组织、协调、统计等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案,培育活动品牌,培训骨干队伍,进一步提升乡村春晚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春晚活动从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创新提升。

1.20缙云乡村村晚1123.png

 

每场“村晚”都能吸引大量的观众

“村晚”的活动主体是农民群众,在举办“村晚”的过程中,缙云县注重思想引导,坚持对文化礼堂“村晚”节目的导向、内容、形式进行引领、把关和指导,如县文明办制订“村晚”流程指导规范,把“最美系列”表彰和村两委述职作为必备节目,穿插重阳敬老、新年祈福、儿童开蒙等礼仪礼节活动,通过“村晚”舞台传播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等主流价值观念,引领乡风文明。

此外,缙云县还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县、乡、村三级骨干队伍培育,进一步充实乡村春晚骨干队伍,使得乡村春晚活动质量逐年提高。目前,缙云县登记注册的各种类型的乡村文化志愿者协会有60余个,每个村都有至少一名文化志愿者。

社会支持 撑起“缙云村晚”一片天

缙云人民素来崇文重教,有家国情怀,重耕读传家。

要把各地的乡村春晚办好、办出特色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缙云,“凤山草堂”文化研究会、溶江诗词协会等社会文化团体不断涌现,发动社会各界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群策群力,在“乡村村晚”等公共文化事业上大放异彩。“村晚”推动乡贤促进会的发展壮大,成为在外乡贤凝心聚力的“粘合剂”,如2018年新建村举办“村晚”,总投入24万元,其中20万来自乡贤赞助。

村民自编自唱、自演自赏自办的‘乡村春晚’聚人气、接地气,以娱乐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少了黄、赌、毒,少了打架斗殴,这对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进村民参与管理村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引擎驱动 开创乡村文化复兴新高度

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文化礼堂文艺骨干的基础上,缙云广泛吸收文化能人,指导建立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82支3000余人,培育农民“村晚”导演181名、“村晚”明星1728名、灯光师150名、音响师163名。6年来,县财政投入1700余万资金,撬动社会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文化礼堂124个。舞台、礼堂、排练厅这些文化礼堂设施成为村晚标配“三件套”,每个礼堂都能排节目、演大戏,为农民群众提供用“舞”之地。

1.20缙云乡村村晚1972.png

 

仙都街道下洋村文化礼堂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乡村春晚规模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缙云乡村振兴文化金名片。缙云的“‘乡村春晚’现象”也受到国家级、省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现如今,“缙云村晚”已不再只是庆祝农历新年的一次文艺联欢,它正在成为城市最具魅力的文化符号、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农村文化礼堂和“乡村春晚”互为依托,成为农民群众文化建设良好载体,通过举办乡村春晚,群众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彰显,乡风文明显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通讯员 张馨月)


分享
浙ICP备05052141号-13 浙江之声频道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