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海:农村垃圾“智”分类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0/09/15 21:52:10 编辑:李振阳 点击量:13010

浙江之声9月15日讯(记者高嵩、通讯员蒋攀、李文景报道)

"你看,把塑料瓶投入这个窗口,扫一扫手机APP就能增加积分,多积一些再一起兑换……"9月15日傍晚,在深甽镇南溪村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晚饭后的村民把自家的废品投进可回收物分类自动收集机里。村里的志愿者项慧兰穿着红马甲,耐心地教村民用手机APP扫码兑换积分。

今年5月,当地政府在南溪村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引入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安装了这台可回收物分类自动收集机,"吃进垃圾,吐出生活用品",大大激发了全村老百姓垃圾分类的热情。村民们通过通过手机APP送入书籍、旧衣服、塑料瓶等相应窗口,即时积分,累计兑现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自2015年以来,宁海县积极探索以"物联网+"手段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创造性地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的理念,经过历时5年的实践摸索,构建形成了"智分类、云回收、源处理、循利用"的宁海模式。

"我们从健全垃圾分类术语标识入手,制定出台了全国首个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地方标准,实现分类处理一个规格、一套流程、一致效果'。"宁海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套标准有效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际,厘清流程节点,同时设置评价细则,把评价结果与绩效认定和工作纠偏挂钩起来,使农村生活垃圾可按图收集、按序流转。

云平台,全流程跟踪监控,农村生活垃圾"即刻清运、即时监督"。大佳何镇事务办工作人员小杨登录该镇垃圾智分类数据管理云平台,各个村的垃圾收运、处理等数据一目了然。去年以来,大佳何镇开展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采用智能化信息手段,将村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分类准确率、垃圾减量数等纳入"云平台"管理,实现垃圾分类信息化、设备智能化、分类效果可追溯、垃圾处置可跟踪的管理模式。数据显示,目前全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5%。

引入智能化软硬件,就地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在西店镇海洋村垃圾处理站内,车间被划分成分拣、泡沫塑料、大件垃圾破碎、仓储等不同区块。每个区块都有专人负责,并配备了机器对相应垃圾进行处理。在对垃圾进行精细分拣后,垃圾处理站把餐厨垃圾通过堆肥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将废弃玻璃和牡蛎壳加工后制成有净水功能的滤材,而废弃泡沫包装经过热熔再生,实现变废为宝。据了解,就地处理后,餐厨、树叶树枝、农园秸秆、泡沫材、废塑料等60%以上的垃圾可以转化为有机肥、固体燃料、治污材料等再生资源。

据统计,目前,宁海县363个行政村全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县30%村开展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综合减量率由15%提升至58%,转运总量下降49%,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双提升。



分享
浙ICP备05052141号-13 浙江之声频道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