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血压高峰 假期该注意啥 老年高血压朋友务必警惕餐后低血压
2022/01/01 19:18:00 编辑:夏岚 点击量:14510

浙江之声1月1日讯(记者王娴,通讯员史俊)86岁的罗老先生(化名),有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一直在服用降压药治疗。最近几年,罗老先生经常出现头晕的症状,而且在早饭后特别明显。近期,罗老先生到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门诊找孙东升主任医师就诊的时候,无意间提到早餐后又头晕的不行。在孙主任建议下,回家后家人精确记录老人餐前、餐后的血压数值。2周后,家属反馈,早餐前血压146/66mmHg,餐后只有86/50mmHg,差距非常大。结合餐后发生的头晕症状、血压变化特点,罗老先生被诊断为:餐后低血压。

餐后发生低血压,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当然不是。孙东升表示,从根本上讲,餐后低血压属于一种“人体血压调节出现问题”的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们进餐后,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消化系统就会调配更多的血液到消化道,这样其他系统和器官中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血压有下降的趋势。健康人一般无论吃得有多饱不会出现餐后血压下降的情况。但老年人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有所减弱,餐后维持血压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浙江省人民医院高血压门诊找孙东升主任医师在检查)

近几年,临床上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常见原因包括:1. 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血压自稳或调节的能力下降;2. 餐后人体血液更多流向消化道执行食物的消化吸收任务;3. 降压药的使用,特别是利尿剂、α阻滞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降压药更容易引发餐后低血压。

孙东升特别提醒:老年人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而且,进食后低血压可能是老年人晕厥和跌倒的常见原因。建议有此类情况的老年朋友,每次餐后半躺休息半小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适当增加脂肪类食物,同时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眼下冷空气频繁影响我省又正值元旦,浙江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陈曦主任提醒: 

一是充足休息,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随时增减衣物;居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二是外出需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在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馆就餐,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聚餐时请使用公筷公勺或采用分餐制。

三是元旦佳期,恰逢寒潮来袭,聚会以室内活动为主,且需要控制人数,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同时注意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时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四是儿童、老人和患有慢性基础病的居民,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尽量少参加聚会聚餐;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主动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五是秋冬季节是流感高发季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使用流动水洗手;出现流感样症状,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

六是慢性病患者在节日期间仍要按日常规律起居、饮食和运动,保证睡眠和正常作息,保持情绪稳定,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调药。  

七是服用某些药物后禁止饮酒。因服用头孢菌素类或硝咪唑类抗生素后饮酒可出现面部潮红、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双硫仑反应。

八是要增强免疫力,但运动要适度。不能盲目追求运动量,强度过大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运动损伤,最好将强度大小不一的运动项目有序搭配。

九是外出旅游前应做好相应准备,携带一次性消毒棉球、创可贴、肠胃用药等,此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另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除携带日常用药外,还应准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心痛定等急救药物。

十是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两周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外出史以协助诊断,必要时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分享
浙ICP备05052141号-13 浙江之声频道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